2021接近尾声,一整年下来也是百无聊赖,入了好几只格外显眼的卡西欧。对于入冬后的节气发一个不合时宜的开箱产品,显得略有尴尬。但是,喜欢的东西再迟都不晚。 本没想过继续入GS了,因为作为一个老表友来说GS那点伎俩已经是倒背如流了,新作说白了换汤不换药,但是能依旧让我入手,说明GS几招鲜吃天下的本领在表圈占有一席之地,还是不容小觑,所以不再赘述那些独家伎俩。 这次能够入手还是因为壳型,GS的62壳型。40直径的表款有很多,但其实壳型的细节影响了很多表款上手的协调感。或表耳太长,或厚度感人,又或是加个旋转外圈导致厚度增加。我是个对品牌以及品牌故事没有崇拜的人,所以我只认同我能看到的。 在这里不得不提GS的对标品牌,劳力士。老实说在40直径的壳型里,无论厚度,还是表镜在腕上的视觉效果,日志肯定是不那么瞬间出彩,但整体效果是一流且耐的住的。无论是休闲还是正穿都能HOLD住。以此为对标,这就PASS了很多牌子,无一例外的,要么造型老气,要么就是厚度,再或者就是表底服帖度不够导致手表凸在腕上。 晃了一圈,又回到了GS。前面说过,我本以为GS这种光圈,不薄的传统壳型,我肯定不会再关注这个牌子了,但是在论坛上看多了许多44壳型的产品上手作业图后发现,好像还不错,然后看了下数据,这个厚度又让我望而却步了。可能有人会说白桦林和诹访湖挺薄的,确实没错,但对我这种老油条来说,40的直径配了一个22MM的表带,表耳的延伸段看过去又略微细了,整体感没达到我的要求。玩多了表,审美会变得越来越挑剔,成为一个诟病。
网上看到秋分和深雪的时候没那么惊艳,只是一扫而过,因为日表的特色就是主题多,多的像极了日料的放题自助。然后绝大多数了解SEIKO的表友都知道,动不动就是限量,这个数量像极了,是为了SEIKO工作人员好统计每款卖出去几只而定的。所以一开始对四季没怎么去了解,其实也不用多了解,就5赫兹震频,然后又是表盘工艺故事,又是打磨咯,嗯,这次多了个箱式镜面,又是噱头。 后面就是,饭后散步=专柜遛弯,无所事事,就上手试试。啊呀,这个62壳型上手显身大,没想到没想到,着实意外,同样9S85机芯,这个厚度居然比44GS的薄,又是个意外。既然有意外,那就当做饭后甜点买一个吧。可惜了没有田子之浦那种翠绿+金logo那么显眼,不过这个靛蓝么,还行,和我原来的日志大差不差,比我的间金蓝又要淡点,表壳侧面的贴合度也不错,遛个弯就戴走。 62壳型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无圈表镜的设计,使得表冠一直延伸到耳两侧的长度整体线条成为一体,同时因为表耳的棱角多边打磨,让表耳到表链部分,上手后表带没有和表冠部分在视觉上有脱节的感觉。无圈的好处还有一点就是表身的样子会让表的整体在视觉上无形增大,这样对于我这种17.5腕周,冬天又不想戴运动表的人来说是个福音。如果是GS传统壳型,因为光圈的加持,覆盖了表身,即使是运动款加了外圈的运动款,又会把外圈设计的覆盖效果比横向两边稍大,导致整体看起来没有那么的精致,并增加了一定厚度。以上只代表我的个人审美,表友不喜勿喷。四季要说有什么缺点,我想就是金色LOGO却没有金色的扣子,手背和手腕不能呼应是有点可惜。下面就随手拍了一下图。

不懂这波纹怎么看的出是秋分,GS的主题故事挺能扯的。
62壳型的侧边线条是整个表身最重要的设计
虽然箱型镜面,厚度看起来恰到好处
棱角最多的表耳,宽度和表链的距离恰到好处。
无圈的设计真的舒服

金字招牌还是有点气势的。
一如既往的圆润印刷体和带有拉丝的刻度条。

配合表的主题,上一张自拍的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