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首帖,既想作为认证贴又想投稿我的海马周末,还忍不住回忆自己的漫漫入门之路(放在本文最后吧),如有不得体之处还请大佬们批评指正。万一有幸入选#我的海马周末#公众号,还请小编包涵我的废话连篇,节选少许内容即可哈哈。
这块陶瓷&钛双材质的海马300m购入于2019年末冬天的东京。当时27岁,刚刚回国办了婚礼,顺道去日本度蜜月,再回美国。之后就是新冠肆虐,各国严守国门,我至今都没能再回到过国内,如今回首难免唏嘘。
当时在胶带和nato带之间选择了感觉更加休闲更加007的nato带,如今有些后悔哈哈哈。不过这条nato表带的做工还是令人满意的,金属部件用了和表圈表把材质匹配的5级钛合金。虽然是钛材质,但表扣该高光的部分高光该拉丝的面拉丝,也完全不含糊,可见钛并非只能做出磨砂颗粒感。表壳主体为黑色氧化锆陶瓷材质。也是该高光的面高光,该拉丝的面拉丝,表面处理和金属款一致,符合工具表基因的硬朗感。没有像我印象中很多陶瓷表过于温润的感觉。
当然海马300m的陶瓷表都是43.5毫米大表径(包括新的墨黑圈陶瓷款)。虽然因为黑色在视觉上显小,而且材质轻盈,我的小腕子戴起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突兀(远看的时候)和不适。但是它基本上和绝大部分袖口无缘了。所以很适合海马周末嘛,挽起袖口出去玩的场景。8806机芯(8800的无历版),版里的大佬们应该已经很熟悉这类机芯了我也不多赘述。装饰打磨符合入门水平,每块表的METAS测试结果可以从官网下载挺有心的。见下图。
顺便吐槽一句表带。搭配NATO表带的话是没法反转过来直接看见背透的。需要把表带抽出来一些或者整个抽掉才能清晰地欣赏背透。这块机芯的数据吧,虽然符合标准但是和表友们比起来好像非常一般?我今年也开始自己用校表仪观测机芯数据。走时其实挺好,日差大部分时候0-3s之间吧。走线稳摆幅不错,只不过偏振有点大,水平有0.2,竖立表冠向右偏振最大达到0.5。如果有懂的表友欢迎交流。顺便再提一句表盘,陶瓷款的海马300m表盘和金属款不同在于波浪纹是凸起并高光处理的,同时表盘除波浪纹外大部分则是不反光的,对比分明。我个人很喜欢这种处理。也换过一条很便宜的Perlon表带。没有了NATO带上那些硌手的金属件和双层结构,还是挺轻薄舒适的。哈哈哈,说到陶瓷材质,还是会有一不小心磕掉一块的恐惧的。而且陶瓷表壳换起来费用也相当吓人。所以给它买了个保险买个安心。(最后回忆下我的玩表入门之路,难免自说自话自我陶醉,可以略过。)说起来,这还是我第一次购买高级腕表,也是仅第二次购买机械腕表(非常小白了)。本人90后,从小就钟表感兴趣,玩过家里的Shiyou牌(石油?)老怀表,也组装过那种用齿轮拼出一个钟的益智玩具(还真能走)。小学戴电子表,初中爷爷从日本给我带回一块太阳能+5局电波的gshock泥人,我也如获至宝,还和同学们楼上楼下的扔它看是不是摔不烂。后来在香港玩,免税店我赖着不走求我妈给我买了一块金属链的swatch石英计时表(现在想想也是无聊哈哈)。 再后来高中时期又得到了一块精工的钛壳石英计时表也爱不释手,轻盈的钛金属表链带着确实舒服。
到此为止我都只拥有过石英表,停留在对腕表外观的欣赏。真正拥有自己的机械腕表,并且弄清楚机械表和石英表的天差地别,还是从我大二时期购入的一块汉密尔顿卡其腕表开始,当时也是去英国旅行,在牛津街的表店扭扭捏捏,没想到竟然有一个说中文的店员来接待。估计她看我样子也囊中羞涩,给我推荐了一块天梭计时表。我又看来看去最后还是对一块简洁硬朗带点军事风的汉密尔顿卡其野战一见钟情。那是一块背透腕表,如今看来并不美丽的eta2824毛坯机芯还是给我带来了不小的视觉冲击,也让我也开始搜索资料研究“调时禁区”之类的机械表知识。之后也上腕表之家开始遨游名表的世界。那时年少的我当然更喜欢运动表,尤其盯上了海马300m(当时还是没有波浪纹,表径40mm的前代海马)。没想到几年后还真从海马300m开始入了坑。以后当然还是会继续玩表,目前最想入手GMT Master II蓝黑圈,喜欢它接近潜水表的硬朗视觉风格以及对我来说很实用的双时区功能。当然劳的入手难度可以说是让我望而却步,不过谁知道呢,愿望还是可以有的。如果不行的话我也有点喜欢复古海马300青铜金哈哈。
感谢读到这里的表友,希望以后可以一起聊表一起快乐哈哈,祝大家生活幸福,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