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表论坛 > 浪琴论坛 > 帖子详情
【连载完毕】难得的浪琴工厂学习 & 博物馆 & 古董表修复工坊探秘之旅
41098 40
只看楼主

徐不工
徐不工 白银表友 21楼

左边是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腕表,它是1992年为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500年推出的,比较诡谲的是,其实最早哥伦布坚持认为他自己发现的是亚洲……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博物馆的介绍都很有限,更多的资料都需要翻阅一些浪琴历史图册和书籍来一一查询,这里就再发一些图片大家看看吧。总之一趟认真的博物馆表款大赏下来,就感觉浪琴“经典复刻”这个系列是真的可以无穷无尽的玩下去,可重新复刻,很有话题的表,真的太多了。

回复
徐不工
徐不工 白银表友 22楼


博物馆里还有面“机芯墙”,存放着浪琴发展至今数百枚机芯,13ZN、30CH、989等等赫赫有名的机芯都可以看到,估计如果是对机芯非常感兴趣的兄弟,光是这一面墙,就可以来个“芯玩年”。
回复
徐不工
徐不工 白银表友 23楼


博物馆的一个拐角处,大喇喇存放着浪琴获得过的无数计时大赛荣誉的集锦,浪琴在最风光的年代里,那绝对也是各种大奖赛TOP级的存在。当然这不仅是钟表品牌对技术和精准度的执着,也是那时期很好的宣传手段,通过获奖+广告,带动大家对品牌的信任感。
回复
徐不工
徐不工 白银表友 24楼


除了机芯和表款外,整个博物馆的上层区域非常大的面积,摆放着很多浪琴为运动赛事制作的怀表、腕表、电子设备和相关机器,包括赛车、滑雪、飞行、游艇、甚至还有很奇葩的啥子肥皂盒滑行大赛之类的比赛。当然还有奥运会等赛事的赞助,浪琴也没有缺席,只是这个知识点目前浪琴自己反倒不怎么说了(这并不奇怪,不是吗)。
我放出的几张照片,有赛事记录,有冲过终点线的辅助拍摄记录仪等等,展馆内这些设备太多了,而且都配有当时在赛事中应用的图片或记录。通过这一层的参观,我有两个自己以往认知的补充,一是浪琴是真的从百年前,就在一直不遗余力的参与各种运动赛事,以及为运动赛事专门定制研发各种计时相关怀表、腕表,这种与运动结合的历史和能力,或者说品牌自带的各类“运动基因”,目前市面上的腕表品牌,能与之匹敌的屈指可数了。二是浪琴对运动的参与度非常高,听讲解,往往是在每一个赛事中,浪琴需要配备十数名到数十名工作人员,提前到达赛场布置设备,以及现场维护,并非是一张照片记录下来那么简单,功夫在诗外。



回复
徐不工
徐不工 白银表友 25楼


游览走到最后,边沟通边欣赏,快两个小时。博物馆尽头,是一个15平方米左右的小屋子,包含了经典复刻系列目前发布过的很多手表的陈列,也卖一些明细片、帽子、雨伞等小周边(不过说实话,没啥太有意思的哈哈)。同时旁边还有一本登记书册,老徐自然是瞬间写好一句:“到此一游”,毕竟来都来了。
回复
徐不工
徐不工 白银表友 26楼


中午的饭局很有意思,是在车程20分钟左右的一个高尔夫球场里用餐,座位就在某一洞的果岭旁边,不过这个高尔夫球场里都是OMEGA广告哈哈。
回复
徐不工
徐不工 白银表友 27楼
下午我去了浪琴的腕表组装车间和检测车间,虽然如今浪琴的机芯均为ETA“定制”的专属机芯,但却完全不是想象中那样“ETA直接组好了,送来浪琴工厂装壳子”的模式。如我们去的其中一个机芯生产部门,是ETA专门在浪琴总部工厂内,安装了机芯的机械化生产线,十多个人的部门,就负责某一款机芯的组装,过程非常自动化和高效化,人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也很画龙点睛,包括对错误的及时纠正,部分打磨,品质甄别等等。当然我还询问了一些技术问题、具体产量等,可能涉及到部分保密信息就不多说了。
而后又来到另一个腕表组装和质检部门,当时部门内正在装配先行者Zulu Time腕表,我看到了对盘面、指针、表壳、机芯进行整合组装的多个步骤,其中印象深刻的有两处:
一是对于指针的处理,我们都知道很多浪琴的三针款或计时款腕表,其时、分针和大秒针或中央计时秒针的尖端,都会做下弯处理,一方面保证不会和表镜内壁触碰,另一方面这样处理也更具古味。我特别留意了做这个工作的一位女师傅,她会从送过来的整盒指针托盘里,麻利的拿出时、分、秒针共三排,然后快速使用镊子和专门安装指针的机器,恰到好处的按压安装好三根中央指针,然后再用镊子分别带着一定力道的“掰”一下指针尖端(尾端),就做出了压弯造型,据她说如果每天刚开始工作的那一小会儿,手感可能还没到位,就会处理完每枚腕表后,利用旁边工位上的一个特殊照相设备,给腕表来个侧拍图,而后机器会自动根据照片判断,并把腕表三根指针的间距、碰撞可能性等信息,都标注在显示屏上,可以说这一套系统是非常到位了。
另一个好玩的经历,是车间内有个专门“找茬”的工种,也是一个女师傅在做(可能女人比较细心?),她身边放着送来的很多盘面,她会一点一点放大看,把表盘上可能出现的细小瑕疵都标注挖掘出来。带我们讲解的车间主任半开玩笑的说:中国消费者太厉害了,我们得检查仔细点。然后他找了某个“有问题”的盘面,又递给我一个寸镜和两个指套,告诉我表盘上有一点问题,看我能否找出来?因为我刚才正好撇了一眼,发现标注的是12点位置的问题,但就算这样,我戴着放大镜盯着12点位置的表盘和时标刻度看了半天,也根本没发现一丁点毛病,看来我的眼力还是不行,而且也说明他们对质检标准的把控还是非常严格的。我只好笑着对车间负责人说:我没找出问题,所以这块表你可以卖给我了。
回复
徐不工
徐不工 白银表友 28楼
还有对机芯的检测部门,像是之前在很多视频中会看到的关于机芯防水、走时等维度的监测和品控,都在这里完成。据我看到的情况,是这里会对L888机芯的整表做检查,而非很多品牌只对机芯做复检。所以看来L888机芯在浪琴内的权重是很高的,大家购买腕表时可以参考这一信息。
回复
徐不工
徐不工 白银表友 29楼


最后的行程,超级有意思,也是浪琴少见的对外开放“古董钟表修复工坊”。这个地方在整个工厂大楼的高层,安排我们行程的小哥,电话和里面沟通后,打开了锁着的安全门,把我们几个放了进去。
门口还摆着一本老书,翻开着林白这一页的介绍。


抱歉我忘记了这个部门负责人的名字,暂时通过这张抓拍的照片,叫他“温柔哥”吧,温柔哥先带我们到了一个小屋子里,屋子其实不算太小,但柜子摆放的太密集了,几排柜子之间只能容1.5个人的身位,而这空间抠唆的房间,其实同样是个超级宝藏,这些柜子里是浪琴全部古董机芯所使用的备份零件,我想古董钟表爱好者和古董钟表维修师,见到这些好东西一定是两眼放光。据温柔哥介绍说,目前每年大概有3000枚左右的浪琴古董表会交到他们这里,依次排队完成保养或修复工作,当然他们实际的工作量,能完成其中的1000多枚,剩下的就继续排队吧。


至于价格如何计算呢?120瑞郎/小时,你的浪琴老表寄过来后,温柔哥团队会根据你的需求,评估腕表维修或保养所需的时间,以及相关零件做如何处理,并会把这些信息提供给你做判断,在我们的询问下温柔哥如实告知:目前工作坊最简单的一块表,用了7个工时进行修复。而通常拿到这里的表,大约都需要几十个小时来“返老还老”——兄弟们,也就是说想在这里修老表,万把块钱起步,您还别嫌贵,一大批人排队等着拿名额呢。老徐觉得这真的是一项超级有意义的服务,没几把刷子,没有丰富且成系统的古董机芯零件储备,谁能有实力组建这样的部门?


同行的丁老师和老任也明显对这里特别感兴趣,他们和温柔哥的沟通中提到了一个关键问题:这里的零件如斯丰富,就算按照官方标准重新“还原”历史上某个知名腕表或怀表,也完全可以做到吧?温柔哥回复说:确实可以做到,但浪琴不会这样做,古董表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时计,我们不会用现在的方法去做一只古董表。

再看照片,这些收藏柜确实内有乾坤,很有亮点,比如这个少见难得的青蓝色珐琅表盘,

还有这个蓝色的宝石轴承(我记得浪琴之前就有某款怀表采用蓝色宝石轴承,找到资料后再分享给大家)

回复
徐不工
徐不工 白银表友 30楼


出了古董机芯零件贮藏室,温柔哥带我们进入了真正的修复工坊,门前有个硕大的浪琴13ZN机芯图,他讲解到这是他们会针对古董表进行的修复方式,并不是要把每一只老机芯修复到“新”和“亮”,而是尽量还原那个时代机芯的最佳特色和状态,很精髓了。


这件修复工坊内大约七八个人,也只有这七八个人。门口是温柔哥的办公空间,相对较大,不仅有各种修复设备,还有电脑用来管理和查看相关资料。这个房间原则上也是不允许拍摄视频和照片的,不过温柔哥看我长的帅,允许我在不打扰修复师们的前提下,拍摄点东西。通过这几张图,可以看到房间并不太大,而且是顶楼尖顶的空间,有点浪琴版“阁楼工匠”那味儿了。


不过这里的工作气氛,相对之前的机芯工厂来说,明显轻松愉悦不少,比如看图片,虽然好几个人穿着浪琴工作服,但也有一个快60岁的大师,穿着标准的美式夏威夷沙滩衬衫在那里修表…… 工作坊内的创意气氛还体现在摆件上,看看挂在墙上的漫画,还有这枚超帅的古董表滑板,木质的,处理的非常精细,什么时候这玩意能做成品牌周边呀,高低整一个。

温柔哥也给我们拿了几个正在修复的产品看了看,像此类浪琴黄金年代的怀表,真美。

回复
发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