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onkee 于 2023-12-10 21:56 编辑
大家好,今天想分享一下关于波尔手表历史,那波尔这个牌子大家应该并不陌生,我不敢说它是最被低估的品牌,但绝对是被低估了的,品牌本身不仅有故事,用料也很足,设计颜值在线,结合独家的自发光微型氚气灯管设计,常被表友称作“表界灯厂”,以上种种元素也构建起了波尔别具一格的辨识度。
故事要从1848年10月6日说起,这天作为创始人的韦伯斯特克莱波尔在美国俄亥俄州的诺克斯县出生,当时的波尔是家里八个兄弟姐妹中的老大。波尔先生从小在农场长大,22岁毕业后,他在俄亥俄州弗雷德里克顿开始了自己的旅程,他成为了一名珠宝商和钟表匠学徒,当时的他每周收入不到1美元。5年之后,他在27岁时成为了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一家叫Dueber表壳制造公司的外部销售代表,这是一家制造精美手表外壳的公司,波尔先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并得益于这家公司的业务,使得他能够在全国旅行的同时学习广告销售,从而积累下了宝贵的经验。随后在1879年,已经32岁的波尔先生决定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安定下来,于是在当地购买了一家名叫Whitcomb & Metten的珠宝商的股份。又在1881年,他正式买下了这家珠宝商并更名为Whitcomb & Ball,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认识了惠特科姆Whitcomb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珠宝商还是一个时间专家。随后,作为一种营销策略,波尔先生决定在珠宝店橱窗里展示一只天文台怀表,当时他也是第一位使用华盛顿海军天文台发送的时间信号并向路人展示时间的克利夫兰珠宝商,这让路人们有了非常可靠且方便的时间参考,路人会用它来校对时间并保持“波尔时间”。那么波尔先生的这家做珠宝批发和零售的公司是怎么在后来发展成我们今天所认识的波尔手表公司的?时间又来到1891年4月19日,一场因为钟表故障导致的美国俄亥俄州列车相撞事件促使了波尔手表的诞生。那天,由于在“14号特快邮政列车”出发前,列车工程师的表已偷停过四分钟,但工程师并没有发现这个细节,所以本以为有七分钟的时间窗口,而实际只剩三分钟了。错误的时间参考最终造成了两辆列车全速相撞,使当场所有驾驶员死亡和其他9名办事人员丧生,虽然当时这个事件本是可以被避免的,因为售票员的表并没有出问题,可是,自从这辆“14号特快邮政列车”于伊利里亚出发直到即将抵达基普顿时与另一辆列车相撞的整个期间,售票员从未拿出过口袋里的表,事后这位售票员也表示他当时认为工程师会掌握时间。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起事故也设立了纪念牌,并称其为“俄亥俄州基普顿火车失事事件”。也正是因为此次事件,当时已为六家大型美国铁路公司提供服务的44岁的波尔先生被铁路当局赋予了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作为“首席调查员”去调查这起事故,经过4个月的细心调查后,熟悉时间精确性的波尔先生在报告里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问题核心所在,那就是这条铁路时计系统缺少标准化,更夸张的是,波尔先生在报告中还指出,这条线路的时间与官方计划时间产生误差的次数超过了70多次,他要求铁路公司对员工实行更严格的雇佣和培训,并好好检查他们一共2000多块钟表的时间准确性。于是,波尔先生随即又被铁路当局任命管理铁路时间,来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波尔先生立即出发前往,每两周检查一次所有铁路工人的怀表,确保怀表误差变化不能超过30秒,员工佩戴符合标准的怀表才可以上班,除此之外还要求所有人的怀表每两周就重新校对时间,每两年必须对怀表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修,而如果怀表出现了问题,员工可以使用另一块符合标准的怀表来替代,也正是这一系列标准原则造就了之后波尔公司庞大的时间检验系统。这项系统最终覆盖了当时全国75%也就是大约125000英里的铁路,几年后还将其扩展到其他司法管辖区以及加拿大和墨西哥。波尔正是以这套精确授时的标准来设计一种时间检测机制,而在1893年波尔先生也正式将这套铁路时计检验标准命名为“RR标准”,而现在网络上对RR的解读仅停留在“它是Railroad(铁路)的缩写”,实际上,它有更深远的意义。RR在当时是一项很严苛的标准,它包括:1. 表盘正面不能有遮盖,尺寸在44.86mm或43.17mm2. 必须是纯白色表盘,有大而醒目的黑色指针和阿拉伯数字3. 机芯的宝石数量至少17颗4. 必须有表冠拉杆5. 上链表冠必须在12点方位6. 一周内不得超过30秒的误差7. 具有五方位调校8. 可将温度控制在4.44~35摄氏度之间9. 摆轮轴圆盘必须有两个(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通常摆轮轴圆盘或者可以叫冲击销圆盘会有装一颗冲击销,经过游丝弹性伸缩来使摆轮和圆盘来回转动,从而使冲击销可以来回撞击擒纵叉的尾部,而在冲击销圆盘上方再多一个圆盘可以让擒纵叉与游丝摆轮之间拥有更好的平行角度)说到这里,上面这些认证听起来好像很熟悉?没错,如今的COSC瑞士天文台认证也是受到波尔标准的启发,可以说,是波尔的专业制表知识和高标准彻底改变了制表行业的时间精确原则。波尔先生创立的这一整套标准在当时也受到了民众和国家机构的广泛认可,那时如果路人要问时间,那么大家都认为问铁路人员一定能获得最准确的答案,更夸张的是,据说波尔先生在巅峰期已经检查了美国近一半的铁路,可见这项标准在当年是何等的标杆地位。另外稍微补充一下,基普顿列车事故在19世纪的美国并不是唯一一起火车事故导致死亡的事件,另一起相似事件发生在1878年8月的俄亥俄州明戈章克申,当时售票员的表慢了20分钟,最终导致18人死亡,这些因时间误差造成的铁道悲剧事件,如果铁路工人们的口袋里可以有一只精确的表,或许就都可以避免了。在很大程度上,美国钟表业的发展可以归功于美国铁路的出现和后来的发展,因为时间对于铁路来说是首要需求。如今这种需求仍然是存在的,只不过机械表已无法完全满足。即便如此,如今国外依旧有不少藏家专门收集在当年拥有RR标准的一系列古董波尔怀表。在当年,波尔先生通过他的RR标准和手表准确性校验服务制定了多种准确性规范,其中也包括了一些专利机芯,这使得波尔公司成为了当时世界上已知的时间监管标准最好的公司,但那时候他们并不制造自产机芯,而是与美国其他8家手表公司合作,包括汉普顿Hampden、埃尔金Elgin、汉米尔顿Hamilton和华生Waltham,虽然机芯不是波尔自己的,但波尔卖的这些表都是按照波尔的标准要求设计的。并且一旦波尔收到这些制作完成的表,它们会在波尔检查员的指导下再次进行一轮严格的检查调校。直到1908年,波尔检查了大约180条铁路并监管了超过100万个铁路值班表。自此,波尔公司经历了许多硕果累累的岁月,也成为了美国最大的标准铁路手表批发经销商。 ...最后,波尔先生于1922年3月6日在克利夫兰的家中与世长辞。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钟表业被政府叫停并下令停止所有的手表生产,此时的波尔选择立即进入国防工业,生产军用手表、精密计时器、炮弹保险丝、高度计和其他飞行仪表,以及用于大炮瞄准的蓝宝石轴承。在1944年3月,美国的一众手表公司向政府请愿缓解大量进口瑞士手表的问题。因为瑞士在二战期间始终保持中立,也是自1505年以来从未参加过战争,成为了世界上保持中立时间最长的国家,那二战期间自然也没有被勒令停止生产手表,瑞士得以照常继续生产,使其在美国手表生产停摆期间夺取了美国95%的手表市场而获得巨大控制权,并且几乎完全垄断了制造手表所需的专业器械。战争过后,美国铁路仍然因为严重影响而衰落,波尔公司也未能幸免。再后来,波尔先生的克利夫兰珠宝店也于1962年停业。时间往后推移,一直由家族掌控了数十年的波尔企业,直到20世纪90年代,由当时的首席执行官杰弗里赫斯Jeffrey Hess和弗朗西斯科埃雷拉Francisco Herrera以及其他合伙人聚在一起将波尔确立为一家瑞士制表公司并将名称使用权出售给了私人投资人,自此,作为一家瑞士制表公司的波尔手表又开启了全新的篇章,不仅开始大规模使用瑞士ETA机芯,总部也在之后从美国搬到了瑞士的著名制表地——拉绍德封La Chaux-de-Fonds如今,RR标准的影子不仅存在于COSC认证中,波尔手表本身自然也是没有忘本,始终保持着品牌的原始设计准则、对品控严格把控,是完全正儿八经的拥有SWISS MADE标识的瑞士表,并且还拥有防水、出色的抗震、抗磁三大优点,仍然让大家不可小觑。在国外,波尔手表的口碑相当之高,相传是故障率极低的表。
此外如果想看视频解说版可以前往我的B站频道:Yonkeezyyy
感谢各位的阅览!希望波尔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