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表论坛 > 宝玑论坛 > 帖子详情
只因往橱窗里多看了它一眼——我的宝玑故事(史上最长) 精华
489717 229
显示全部
breguet5327
breguet5327 楼主 实习新人
本帖最后由 breguet5327 于 2013-6-3 23:27 编辑
只因往橱窗里多看了它一眼——我的宝玑故事

一.意外邂逅
故事的开始,大概是2009年春节前夕。
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去香港购物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一日,一位上海友人来电,被告知在香港买瑞士名表比较便宜,委托我有机会去的时候帮他买一只。
我这位朋友本是对表没什么了解,只是那时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瑞士机械名表的热潮,他也想买一只来玩玩。因为缺乏了解,所以他也提不出多少明确的要求,只是笼统的告诉我看看万国的葡萄牙工程师系列,具体型号他也不知道,价位限定在10万以内,只要我看着顺眼喜欢的,就帮他出手。
这任务对我来说颇有些难度,因为当时的我是个表盲,纯的!有关瑞士表,我只听说过和见过不少香港人喜欢戴在手上金晃晃的劳力士,既没听说过万国,更不知道葡萄牙工程师和瑞士工程师有啥关系。10万好歹也是笔不小的数,朋友能授于我这个表盲如此大的裁量权,既是对俺人品的高度信任,也是对俺品味的肯定。虽然朋友言语轻松,我却深感责任重大。
于是生平第一次,我往百度里输入了有关表的查询。这才知道万国的标志是IWC,也才知道了是葡萄牙工程师是二个不同IWC系列的名字,而不是葡萄牙的工程师。通过网页图片,俺大致了解了它们的样子,从图片看,感觉这表还算挺好看。至于行情啥的,那个时候这方面的信息,就算是网上也是十分的匮乏。找了一圈也没找到有用的参考信息,依稀听说香港唯独买表是可以议价的,那就临场先去看看情况再说吧。
怀揣着以上那点少得可怜的有关手表的信息,我踏进了位于尖沙咀看起来颇具规模档次的太子表行。没想到就这一步,让我踏上了一条始料不及的不归路。
一位漂亮的轻熟女LADY,热情的接待了我,俺也没啥废话可说的,上来就直奔IWC。LADY很快的取出2只IWC放在一个托盘上,俺抓起来一看,立即非常的失望,感觉这表即不好看也不精致,甚至完全没有看图片时的好感,不理解为啥它要如此高的身价?反正如果是我,打死也不会掏10万8万去买这样的表。
既然是这种感觉,虽然不是花我的钱,这表也是万万买不下手的。赶紧一个电话打过上海,告知朋友我的感觉。朋友犯难了,因为他自己对葡萄牙工程师也缺乏了解,只是听别人说起过这2个系列不错而已。于是他又交代:反正你去都去了,就随便买一只看得中的吧。
于是我告知LADY有关我朋友的职业,着衣风格啥的,请她帮忙另外推荐合适的品种。行家就是行家啊,LADY很快就向我推荐美国波尔的限量潜水艇款。


收藏

breguet5327
breguet5327 实习新人 沙发
本帖最后由 breguet5327 于 2013-5-25 04:37 编辑
这表非常对我的胃口,它看起来厚重结实,机械工程的味道十分浓厚,而且价格也很亲民。于是戴上手试试,大小应该很合适我朋友,只是我感觉实在是太厚了一点,估计厚度得有18mm左右,戴手上感觉像是绑了一块厚厚的铁锤。俺甚至都联想到谁要是不幸吃了俺朋友一记乱拳,给这铁锤摆在脸上将是如何的惨不忍睹。。。我本人不太喜欢它这么厚,但我想朋友也许无所谓它的厚度吧?除此之外,这表和我朋友的着装风格与职业很搭调,做为日常佩戴应该是非常合适的。再说就算他不是很满意,总价也就是2万元的事情,后果也不至于太过严重。心里这么想着就下了决定:就是它了。砍价没费多少功夫,LADY很快给出了折扣,并表示这是促销期的优惠折扣,没法再低了,随表还有一艘做工不错的金属小潜艇模型。俺本来就对行情心里没底,想想就算是少给了10%的优惠,也就2000元不到,也不算什么问题,就不便多说什么了,于是刷卡买单。具体成交价格记不太清楚了,好像是人民币19000元不到的样子。从进门到搞定,前后不到1个小时,完成了俺本次香港之行的全部任务。这次是和老婆一起去的香港,她对手表和我一样,全无兴趣,所以把我扔表行后,她自己跑去逛街看她喜欢看的东西去了。这里很快完成了任务,我既不喜欢逛街购物也不知道要去哪儿找她,只好就地等待,LADY见状便让我在店里随便看看。看看就看看吧,心想反正看看也不用花钱。大概10來分钟,快速浏览了一下柜台里陈列的各式手表,大多数都是以前听都没听说过的牌子,并没看到有让自己想看看的款式。特意留意了传说中很NB的百达翡丽(也许是江诗丹顿吧,记不清了)柜台,仔细端详了一会儿,一点也没看出来这些表有啥特别动人之处,对它动不动几十万甚至是几百万的身价,着实感到费解。店里生意好到爆,操着各种南北普通话的大陆客,神情激动的冲进来杀出去的,俺实在是不理解,为啥这些我看着不咋样又贵得要死的表,让这些人如此躁动疯狂呢?我想,可能不是我不理解,而是这世界变换快。我奥特曼了吧?感慨一番后老婆还没过来,实在无事可干,就找个凳子坐下来,隔着柜台同漂亮的LADY东拉西扯的闲聊。Lady体贴的端来了一杯热茶,要说人家香港人就是会做生意哈,无论你买还是不买,都能送上得体的服务。Lady说,现在大陆人真是有钱啊,这里卖出去的表,跟白菜似的,十只十只都去了大陆,香港人根本就买不起表了。我当然知道这话里带有几分夸张的恭维,虽然我也是属于买不起一族,但也是大陆人中的一员啊,也就跟着受用起来。
回复
breguet5327
breguet5327 实习新人 板凳
本帖最后由 breguet5327 于 2013-5-25 04:06 编辑

美女虽养眼,但也不能盯着不动啊,很没礼貌风度不是?只能边聊边无心的把眼光在面前的柜台游离。突然,我的钛合金微微一闪。。。
“咦!?这块表看起来感觉挺好看啊?!什么表?”。“噢,这牌子是宝鸡。”lady答到。
“宝鸡?没听说过。”俺中气十足的说。
“也是瑞士顶级名表啊,不过国内知道这个牌子的人不多,所以你可能不熟。要不要看看?”lady得体的询问着。
“那就看看吧。”(反正也无事可做,看看也不给钱,咱也不能显得太穷酸,看都不敢看不是?)我指着柜台里一只看起来功能非常简单又样子不错的白钢表说:“这只。”


触到表的一瞬间,我的心里突然一阵小小的悸动。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可这表给我的质感和先前那2只万国表却完全不同。它纤薄又坠手,设计整体感很强,从表针,数字等各个细节,看上去都给人非常舒服和精致的感觉,特别是那个显得比较特别的表盘上,刻着细细的立体花纹,非常美观和富有质感。初看的感觉总是很笼统的,我说不上它哪里特别好,但就是感觉气质不凡,沉甸甸的在我手里,如同佛罗多手里的魔戒。
放在手臂上比划了一下,“它真是漂亮啊!”我内心感叹到。但好像有点“太”素雅了,有点不达我的个人风格。
“这表看起来不大,怎么这么沉啊?”我不解的问lady。
“噢,这只是白金的,所以比较重。”lady解释到。“噢。。。”。 (白金是什么金?我内心疑惑,但没问出口)。

回复
breguet5327
breguet5327 实习新人 地板
本帖最后由 breguet5327 于 2013-5-25 04:12 编辑
我又往柜台里看了看,一只黄色的镀金表上有着一个弯弯的月亮正对我微笑着,仿佛一声无声的Hellow,直刺我心肺。
俺的钛合金再度一亮, 心想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月相表吧?
“这只好像更好看啊,拿来看看。”
Lady拿来一个小小的托盘,取出表来放在托盘上。我放下白的拿起黄的。

太喜欢这只的样子了。它的繁简度刚好合我的口味,布局也非常美观清晰。而且感觉黄金的颜色和表盘搭配效果比白金的效果更好,层次感更丰富一些,既豪华又不显张扬,很符合我的胃口。
“这只的功能比较多些,有月相,日历和一个能量显示”LADY看我很有兴趣的样子,主动解释到。“你再看看它的背面,很漂亮的。”lady接着说。于是我翻过来一看。。。。。!俺的娘!俺的钛合金里瞬间金花飞溅。哇!这他娘的太漂亮了啊!!!背透的表我之前也是见过的,但一般都是直接显示里面的零件和运转,纯机械感。可这表的背面,刻满了洛可可式的繁复花纹,精美之极。这明显已脱离了技术范畴,是艺术了吧?
“这表什么价?”我急切的脱口就问。Lady看了看标签,轻描淡写的说道“28万.”
“噢。。。”,短暂的沉默中我内心一阵绞痛。。。。。。。
“那这只呢?”我拿起前面那只白金的问。
“这只比较便宜,16万。”lady迷人的微笑着。
“哦。。。嗯。。。这些鸡真是非常漂亮啊,我很喜欢。不过那个啥。。。这些鸡没一个便宜的啊。”我有些尴尬的说道。
“是啦,好东西嘛,价格自然也贵一些,关键是物有所值嘛” lady轻松的说到。
“嗯,是这个理。”我硬着头皮迎合道。
回复
breguet5327
breguet5327 实习新人 5楼
本帖最后由 breguet5327 于 2013-5-25 04:17 编辑
“先生喜欢背透的,还可以看看这只,背透也很好看,还是万年历的。”lady边说边拿出另外一只放在我面前的托盘里。


拿起一看,第一感觉这个表盘比上一只稍微差了点,主要在于感觉小针比较多,稍显不够那么清爽,但细看还是觉得挺美。
我知道那些多出来的小针代表某种多出来的功能,而且万年历我是听说过的,好像比较NB的说。就我这机械工程师出身的人,我猜想那代表着相当复杂的技术和工艺。
当然,它的背透和前一只一样的亮眼。
“这表恐怕得更贵吧?”我弱弱的问到。
Lady漂亮的脸蛋上含着笑意轻柔地说道:“48万。”
我实在有些hold不住了,不敢再面对LADY的温柔,埋下头慌乱的往柜台里其余的表扫射。

回复
breguet5327
breguet5327 实习新人 6楼
本帖最后由 breguet5327 于 2013-5-25 04:31 编辑

“这只是不是陀飞轮?” 我指着一只表针不多但6点种上方位置有个貌似小圆球的表问。

“先生挺懂表的嘛,是陀飞轮,这只比较贵,86万,要不要看看?”Lady继续着她的甜言蜜语。
俺的娘!也太吓人了嘛!惊叹之际,俺的玻璃心叮叮咚咚碎了一地。受刺激了,俺直接感觉这不要钱的游戏不那么好玩了,不能再装下去了!
“算了。。。不用看了,这些表确实都好漂亮,可对我来说实在是太贵了,我买不起。”我一手拿着万年历,视死如归的看着Lady。
“呵呵,先生讲笑啦,一看先生就不是没有实力的人。只是可能先生以前对表不太在意吧?”lady灰常体贴的给俺顺手搭来梯子,俺内心暗暗的感激啊。
“一半对一半不对。对的是以前的确对表没兴趣,也不懂;不对的是,先生我的确是没那个实力。不过今天至少算是开眼界了。呵呵”我顺着坡打趣着往下溜。
“呵呵,先生讲笑啦。。。”lady一如既往的轻松体贴。
“其实嘛,男人辛苦一辈子,也挺不容易的,有能力的时候,是应该送给自己一块好表的。”Lady轻柔的声音,如同海妖的歌声。
“嗯,对,有道理。”我不知所以的点点头。
“只有百达翡丽和宝玑这类品级的,才对得起自己。”lady补充道。
“嗯。。。”
“还得是陀飞轮和万年历。。。”Lady微笑地看着我。
。。。
。。。。。。
我可爱的Lady啊!你我前世无冤今生无仇啊,初次见面你下手可不可以不要这样狠啊?!我今天之前看过最贵的瑞士表不过是1500元的英纳格啊,我从来没想过要花超过5000元去给自己买块表啊,你这最便宜的也要10几万啊啊啊!!!我真是来帮朋友买表不是来打酱油的啊,好歹我还是帮朋友花了2万块你多少也有点提成的啊啊啊!!!我没有要求你如此热情周到的服务啊,我只是等老婆随便看看啊,随便看看你怎么就可以下这么重的毒啊???!!!你让我这光膀子闹革命二十年的人情何以堪啊,你还让人活不让人活了啊啊。。。啊啊。。。啊???!!!
“老公,买好了吗?”正当我无以为继,内里小宇宙雷鸣电闪,俩眼无辜的望着美丽的Lady,陷入无边的缄默中时,可爱的老婆奇迹般的出现了。
“噢,买好了。”我赶紧拿出朋友的巨无霸铁锤佯装给老婆看,一边给他们彼此介绍着。
客套了几句,俺赶紧告辞,在Lady热情的道别声中,逃也似的离开。出门刹那,眼角余光再度瞟向了还在柜台上的那几只鸡。。。。。。“终于可以解脱了!”我想。
然而,我既没想到这开始,也猜错了最后的结局。

(未完待续,第二部分《相知相爱》随后奉上)

回复
breguet5327
breguet5327 实习新人 7楼
本帖最后由 breguet5327 于 2013-5-25 20:52 编辑
引用:
虚度此生 发表于 2013-5-25 12:04
支持知识贴!欢迎!
呵呵,初入门,谈点自己的心得体会而已,不敢说什么只是贴。 谢谢版主的热情鼓励。
二.相知相爱
日子一如平常的过着,我以为太子表行那一幕小小的插曲,很快便会消逝在琐碎的生活中。然而,从来不关心名表的我,开始留意起表来了,“表”和“鸡”都逐渐成了敏感词,每次听到,都会不由自主的联想起那几只美丽的宝鸡。
“它们可真是漂亮啊。。。”我经常不由自主的暗自感叹道。“喜欢吗?当然。要不,给自己也弄一只?”当第一次这个念头冒出来的时候,“No,疯了!!!”另一种声音立即坚决的否定了这个想法。
是啊,钟表,特别是走时并不准确的机械表,在当今早已经丧失了其计时功能的必要性。如今毫秒不差的计时、世界时、万年历、报鸣、夜光、秒表、飞返计时等等,在机械表上价值天文数字的功能,在人人随身必备的手机上都轻而易举,手表几乎只剩下可怜的装饰和炫耀功能了。
那么我需要装饰吗?No,数十年来,我是朋友圈中出了名的不修边幅,着衣只求舒服方便,没有名牌,从头到脚总价不过千元,也从未戴过任何一件首饰。炫耀? 本人即不富裕更不尊贵,工人的儿子普普通通的工程师,既没有炫耀的资本,也没有炫耀的场合。因此无论从内在的还是外在的需要,我都不需要一只手表,手表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件碍事的废物。花几十万去买一个毫无用处的麻烦,这太疯狂可笑了!想着自己相当于把一部宝马汽车戴在手上瞎晃荡乱炫耀的场面,我就忍不住要鄙视自己一万遍。
然而,从第一次冒出那个鬼念头开始,它就不时的在我脑子里闪现,尽管每次都遭到坚决的驱赶,它却想个幽灵一般,始终阴魂不散;而对立的声音,从开始昂扬的决绝,渐渐地变得有些许无力了。
一日无聊,终于不堪内心里的骚扰,怀着看看也不要钱的想法,手贱的往百度里输入“宝鸡”“名表”等字样。。。。。。好奇害死猫啊,就这样鬼使神差的再入毒窟,再也无力自拔。
我知道了宝玑不是宝鸡,铂金不是白金,我以为的镀金表其实是真金表。
我知道了宝玑的历史和现在,balabala…..以下省略十万字。
了解了宝玑并不等于理解了宝玑,首先我就无法理解,为何在一堆同样是价值不菲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名表中,唯独宝玑抓住了我的视线?这到底是所谓神秘无解的眼缘,还是里面蕴藏着我并不知晓的秘密?
我知道,是宝玑独特的美感征服了我的眼球。关于宝玑之美,各种资讯上不乏种种描绘,而表迷们也津津乐道于七大宝玑特色。然而到底它们是如何构成了宝玑美的独特性?这些描绘又让我感觉有些雷同而空泛,看来看去也难以让我清晰的扑捉宝玑的神韵。
我是一只充满好奇心的猫,越是疑惑的事情,越想搞清楚答案,于是上网浏翻查各种宝玑资讯。通过不断的查看宝玑各型表款的图片,揣摩对比,结合太子表行短暂而令人头晕目眩的触表感受,对宝玑美我逐渐有了自己的理解。我认为是宝玑大师在表壳、表耳、表盘、宝玑针,宝玑字这七大宝玑特色中最重要的五项中,植入了独有特色的宝玑美学理念和技艺,铸成了宝玑之美的DNA。
回复
breguet5327
breguet5327 实习新人 8楼
本帖最后由 breguet5327 于 2013-5-25 23:20 编辑
引用:
无尾地蝎 发表于 2013-5-25 12:36
由浅入深,精彩,等待连载,呵呵。
从一无所知的表盲,到深爱宝玑,这个过程的确漫长而精彩。谢谢支持。
............................................................................................................................................................................................................
一.表壳
人眼看东西,都有潜在的本能习惯,具体到对形状的感知方面,就是对圆形特别的敏感。这就是为什么眼睛是否漂亮是评价美女的第一要素,因为圆圆的眼仁是视觉首先捕捉的焦点;我想,这也是宝玑先生要采用这么一个“圆圆”表壳的原因吧?他首先是要用这么一个漂亮的圆圈来抢先抓住你的视线!
人眼在对明暗的感知方面,都是对高光特别优先。贵金属具有美丽的色泽,抛光处理后会发出闪亮的光泽;这样一个闪烁着美丽光泽的圆圈,特别容易吸引你的视线那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为了彰显其不菲的身价,高等级名表大多采用贵金属制作表壳,这点上宝玑并无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宝玑就没有特别之处。
宝玑先生深知,他的作品本质上首先是一块表,而不是一件首饰;因此,无论他使用了多少昂贵的黄金和闪亮的珠宝,他都不希望这些贵金属和珠宝过分的闪耀,喧宾夺主以至于让你忽视对核心功能区表盘的关注。为此,他采用相对较“窄”的圆弧形表圈。
窄表圈减小了高光区域的正面反射面积,能在吸引你目光后又不至于“占据”你的视线。
圆弧形处理很重要,线条上给人以典雅之感,同时也能让表圈看起来比它实际的宽度感觉更“窄”;弧形抛光面对光线成漫反射效果,不会形成耀眼的点状光芒。想想钻石的切割吧,平面的的相交,就会形成四射的光芒,在这里,宝玑想要的效果真好相反。经过这样的处理,宝玑的表圈显眼但并不耀眼。
另外一个妙处在于,圆弧形能让入射的光线产生过度极为自然的明暗对比,不同的角度看上去,明暗的光影会在面框上动态的流转。这和大眼睛并不一定美丽,而大而有神的眼睛肯定动人是同样的道理。
经过这样的处理,宝玑的表圈显眼但并不耀眼、别致低调、富有动感的韵律。
和其它的采用平直面处理的表圈比较一下,这种视觉效果上的差异是明显的。再看看这2只宝玑的表圈效果,是不是有些不同?上边这只富含明暗对比变换,而下面这只,尽管多了很多钻石,但光影反而显得平淡直白,不如前者有灵气。


表壳的侧边是独特的坑纹设计。表壳的表圈和底框由内凹的细密圆弧形竖直条纹相连,又称钱币纹。
想想和其它表这个位置的不同,大多数的表这里都是简单的连续高光区,给人以光芒四射的璀璨感;它会过分的占据视觉关注,同时这一区域会看上去产生比实际更厚重的感觉。这并不符合宝玑先生追求的含蓄和纤薄味儿,所以他采用坑纹结构把这一区域分割开来。
钱币纹,会在每一条线纹上产生高光和阴影,细密的排列在一起,就使这一区域看起来比抛光的表圈和底框稍微暗一些,抑制了多余的高光,给人以内敛含蓄的感觉;同时,内凹而稍显暗淡的坑纹,视觉上有收腰的效果,传递出一种纤薄窈窕之感,形成了这一部位独特的宝玑味儿。而这种结构也使这一区域拥有更多层次和精美的细节,值得细细欣赏和把玩。
再仔细品味一下钱币纹的层次和细节感。


纤薄一直是宝玑的重要特色,这不仅仅只是视觉上的美观,更隐喻的表达出宝玑卓越的制表技艺。腕表由于其便携性和装饰性的需求,其尺寸和体积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而随着对功能性的追求,又要求其内部能容纳更多的零件数量以实现其复杂功能;唯有的途径只能是优化机芯内部结构以及尽可能的缩小零件尺寸,才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实现更复杂的功能。不言而喻,这对制表师是一个高难度的挑战,因此纤薄成了衡量技艺水准的重要标尺。宝玑达至了无人能及的水准,相同功能的腕表,宝玑往往总是做得最薄的那一只。
可以想见,宝玑绝对不肯让自己超凡的技艺被一只看上去显得“肥厚”的表壳所糟蹋,他要的是“做得很薄,看上去更薄”的效果。窄表圈和坑纹设计,既是为这一目标的独特手段。
当一只功能繁多而纤薄的宝玑表在手时,你根本无需知道内里的乾坤,亦能清晰的感知它的精妙。仿佛具有某种神秘的魔力,让你再也舍不得放下。





回复
breguet5327
breguet5327 实习新人 9楼
本帖最后由 breguet5327 于 2013-5-25 23:37 编辑
引用:
晓风219 发表于 2013-5-25 20:52
好文!
呵呵,谢谢支持。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我发帖的时候无法上传图片附件了。只有等以后再补图了。
........................................................................................................................................................................................................................................


二.表耳
由于腕表的佩戴方式,决定了必须要有表带,同时也必须要有将表带和主体连接在一起的表耳。一般主流常见的表耳,表壳和表耳是一次性整体成型的,但宝玑采用了与众不同的独立焊接式表耳。
先看看二者的视觉效果区别


在表耳部分,一体式表耳和表壳通常是圆滑过度的,有整体感,视觉面积也稍大。宝玑的表耳,整体感被削弱了,同时视觉面积也很小。姑且不论哪种更好看,一个显见的效果是,一眼看去宝玑表明显的感觉整体上更圆!
对了,圆,这才是宝玑的用心所在!
前面说了,宝玑要用一个漂亮的圆圈来抢先抓住你的视线,进而,现在他希望进一步去锁定你的视线。
表耳无论用什么方式连接,视觉上都总是和表壳为一体的。它的存在,将视线向表带方向自然的延伸分散,导向是向外而不是向里的。制表师肯定希望你更多的去关注腕表的核心:表盘和指针,所以并不希望你的视线向外而不是向里延伸,为达此目的,各自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手法,宝玑的做法独特而高明。
宝玑的做法是,既然表耳无可避免的存在并导致视觉外延,那么就尽量减小表耳的视觉存在感,进而削弱这种分散效应。他不采用圆滑的表耳和表壳连接方式,独立植入式表耳在视觉上产生表耳和表壳是二个独立部分的感觉,打断了视觉自然的向外延伸,更容易集中在表壳“圈定”的部分;同时,他将表耳做得非常的纤细,既忠实于他所追求的纤薄感,同时也缩小了视觉面积,降低了表耳的存在感。一眼看去,宝玑表的视觉感觉就更集中和简洁了,这就是大家都用圆形表圈,但宝玑表总是显得更圆的道理。
这种处理,虽然有更好的视觉效果,但也会带来很大的制造难题。稍有力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截面突变的部位,往往是应力最为集中的部位,换句话说,表耳和表圈连接的点,就是最为脆弱的地方;再加上这么一个纤细的表耳,考虑到钢或贵金属的不同特性,这必然导致这一部位很容易折断或变形。
这也是为何大多数制表师在这一位置采用平滑渐变过渡的原因,因为平滑渐变的过渡,能最大程度的释放应力而获得高的连接强度,是解决这一问题最经济有效的方案。
谁会容忍看上去很美而实际上弱不禁风的东西呢?没人会,宝玑也不会。宝玑知道,表耳、表壳一体成型的制造方式,完全可以做到他所希望的那种视觉形状,但没有办法对这个脆弱的根部进行单独强化,所以采用独立植入式这一设计必然要辅以特殊的制作工艺。宝玑找到了解决方案,用特殊的焊接方式制作表耳,在实现了视觉效果的同时,也满足了坚固耐用的要求。
这一特殊的制做方式,要求精确的焊接工艺控制和仔细的最后成型打磨,必然导致成品率下降和工时增加。宝玑为追求预期的整体视觉效果,绝不向成本妥协,这种对完美的追求,在表耳这种相对次要的部位也得到了毫不妥协的坚持。


回复
breguet5327
breguet5327 实习新人 10楼
本帖最后由 breguet5327 于 2013-5-25 23:16 编辑
引用:
0511 发表于 2013-5-25 12:46
楼主辛苦了,我觉得写的很实在很真实,赞一个!
呵呵,谢谢支持。不算辛苦,你知道的,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总是乐在其中的。
........................................................................................................................................................................................................................................
三.宝玑盘
钟表的各项功能是由其机芯决定的,但所有的功能都必须由表盘上的指针和刻度来体现,因此对佩戴者来说,表盘是最为重要的功能区,也是最应该被视觉关注的焦点所在。宝玑对此极为重视,在表壳、表耳环节煞费苦心的“圈定”了你的视线,就是为了向你奉上他精心准备的表盘。
一个上佳的表盘设计,应该给人以清晰易读、精致美观之感。经典的宝玑盘主要采用白色珐琅或镀银黄金。宝玑为何要刻意去掩盖高贵黄金的本色,而镀上一层相对廉价得多的白银呢?
如前所述,高光和亮白的区域,最容易吸引视觉的关注,并且,大面积的浅色背景,更利于刻度的显示,这也是如今黑板已退出教学的历史舞台而用白板取代的原因所在。腕表各种复杂功能所提供的信息,是腕表的核心价值,宝玑当然希望你优先予以关注并非常容易的读取。为此不惜用镀银的方式去掩盖黄金的本色,只为给你一个纯净清晰的视觉体验。
同时,这也同宝玑先生崇尚的新古典主义的审美情趣有关,这一流派在色彩上主张弱化色彩的作用,多使用淡雅的素色。所以,白或银这类淡雅的中性色,成了唯一选择。
但纯净并不等于无所做为的直白,腕表与生俱来的装饰功能,也要求这一最被关注的区域要做到美观耐看。宝玑为此采用新古典主义的浅浮雕手法,在表盘上镌刻了独特的立体装饰图案,这成了闻名于世的宝玑盘标志。
新古典主义强调理性美,总是希望美的装饰也要为实际的功能服务。宝玑精妙的利用不同的图案纹理对光线反射的微妙差异,自然而然的在表盘上划分了各种功能的显示背景区;同时还利用不同的表面光洁度处理,为数字和刻度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显示背景。
艺术和功能完美的结合,相信每一个第一次实物接触宝玑表的人,都无不被这个极具质感,纹理优雅美观,富有层次和细节,繁而不乱,清晰易读的宝玑盘所吸引和折服。回忆我第一次拿起一只宝玑表的一瞬,正是这精美独特的视觉体验,瞬间击中我的心房,从此再也难以忘怀。



回复
发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