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俩月就到24岁了,本命年必须送自己一件像样的礼物。自己刚从随身hifi的圈子跳出来,一不小心又跳进了腕表坑。选表是从三个月前开始的,从帝舵一路看到了格拉苏蒂,无奈荷包吃紧,最终还是回到了人见人识的大电阻。由于从事的岗位受约束,再加上需要每天方便的看日历,最终pass了新探一。以下内容19年5月重新整理。自己的第一块表选at150还是很明智的。能文能武,防磁良心。姐们儿最近去了万博宣伟做文案,负责欧的官推,多多少少会问我些欧的常识,心血来潮简单聊聊。
机械表发条盒储能,发条盒越多,直径越大储能越多。摆轮和游丝,算是手表的调速机构运动动的最多的地方,一旦受磁便会走时不准,擒纵,联动结构磨损最大的结构,通过摆动使齿轮运转,最终带动秒轮。这些是机械表最本质的东西,欧用最简单的思路最先进的材料来解决问题。摆轮游丝易受磁那我们换成不会受磁的单晶硅。纵轮纵叉分开运动容易磨损产生误差,那我们设计三层同轴结构,叉臂顶端全加宝石避震。三层同轴能耗变大那我门做双发条盒降频。经过物理拟真实验,最终推出8500。个人认为8500和8900是同轴机芯现阶段比较终极的作品,实景系统调时无禁区,时针跳动可以逆调日历。我的at150是16年入的 三年的时间依旧两天快一秒无变化。简单实用。另外说下新海马300 芯是单发条 无实景系统,差价很小 不推荐8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