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表论坛 > 宝玑论坛 > 帖子详情
[表主评测]从现代宝玑到La Tradition:7097BB上手评测&随笔 精华
315189 145
只看楼主
剑琴与奎宁
剑琴与奎宁 楼主 版主 认证表主
本帖最后由 剑琴与奎宁 于 2016-12-15 00:29 编辑
11月中旬看到论坛评表大会的公告,恰好12月没事做,又逢手机换新,拍图质量算是好了不少,所以就用自己的第一块机械表为论坛写点什么吧。言归正传,这块宝玑Tradition7097bb于16年中秋节前在澳门专卖店购入,价格上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以23万RMB多一点的公价购入,只便宜了个汇率和度假村代金点数,再拿了个表带走,自然和渠道折扣价相差不少,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表友还需自己参考多方信息,也希望有购入意向的表友能拿到自己心仪的价格。

全家福


7097系列作为2006年推出的7037的放大版,为了顺应吹枯拉朽的大表风潮所增加的两毫米反而是最不显著的改变。7097系列沿用了上一代所搭载的Cal 505 SR 机芯,因此多出的2mm全加在了表壳上。为了不让表壳在视觉上让人感到笨重,该表正面部分的内侧有着一个不小的坡度,整体上呈现出一个颇为明显的倒圆台型(更接地气的说法就是脸盆型)。38mm的表径的7037本就不算大表,因此40mm的7097亦不会让多数人觉得偏大。对于当今大多数的休闲表款来说,40mm的尺寸可能是最为保守的选择了,但7097系列的盘面设计却丝毫无法与保守有些许关联:偏心表盘设计在视野里留下了大量的空白,大半部暴露在外却又不镂空的机芯让擒纵系统,传动轮系和发条盒一览无余。



12点位的偏心表盘仅仅占据了四分之一的面积。表盘虽小,盘面的处理却没有丝毫的偷工减料。宝玑素以儒雅内敛而又精妙绝伦的针面处理闻名于世:能工巧匠通过玫瑰车床让手工玑镂刻花遍布金镀银的表盘,中心区域无数微小的“金字塔”组成的巴黎饰钉图案极简而不失精致,周围的光滑环缎纹和间隔棱纹将时标区域清晰地分隔出来并随着光源射入角的变化反射出温润可人的金属光泽。其实相对于7037来说,7097的偏心表盘已经大了不少,在下认为这样的改动既提高了腕表的易读性,又在视觉上让盘面的元素分布更加饱满与协调。

小表盘的左侧基本算是嵌入了弧形的逆跳小秒盘(11点到点的主表盘部分略高于左侧的),和10点的逆跳秒针一起组成了秒针逆跳装置。弧形小秒盘的加入给原本高度对称的设计带来了不对称的元素,但这样的布置至少并未让人感到违和感。实际上,逆跳秒盘的加入并不是出于美学考虑,而是由于偏心小表盘的增大覆盖了7037系列原本用于刻下秒标的夹板区域,在机芯不做改动的前提下只能设计出覆盖主表盘的小秒盘出来,表盘右高左低也盖因如此。不管怎么说,整个逆跳装置比之老款要显眼得多,每60秒一次的逆跳与右下角摆轮的摆动也更加的遥相辉映。作为一个不那么看重完美对称的表友,在下对这样取巧的改动反倒是持积极态度的。

表盘上的烤蓝指针散发着时而深邃时而鲜丽的蓝光:在光线偏暗的环境下展现出近似黑色的幽蓝,而当光线充足之时,烤蓝指针会将高雅而鲜明的皇室蓝呈现在表友的眼前,这样的色泽与光彩是低廉的漆蓝针无法模仿的。漆蓝针的蓝,不是过于笨重,就是过于轻浮,更别提上色不均带来的毛糙与失衡;而烤蓝针的蓝,厚重而不笨重,轻盈而不轻浮,任何时候都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在下看来,烤蓝色与简洁而修长的表针风格可谓最佳搭配(复杂的表针,如路易花针、大教堂针和各式哥特针等则更适合金色),而恰好宝玑针又是古典针型里简洁而典雅的代表。
对于宝玑式指针不需多言,据说不少表友将其视为古典主义表针的代表,部分宝玑爱好者一开始便是被它所吸引,爱它的人更是觉得宝玑针美得不可方物。某位国外表坛大佬曾说若想设计出迷人而易读的表盘,先于其他元素设计表针非常重要。而宝玑针在美学价值和易读性这两个重要的因素上都近乎完美。不论这种后部细长,前中段饰以镂空偏心月,前端收尖的针型最早的名称是月型针(moon hand)还是苹果针(pomme-stylehand)亦或就是简单直接的宝玑针(Breguet hand),这由宝玑大师创造的独特而优雅的针型已经成为如今宝玑腕表最具代表性也最具辨识度的元素。正因如此,宝玑品牌才会将处于“完美时刻”—10:08的宝玑针融入到自身的Brand Logo中。

表盘之外,正面大部分的视觉空间被机芯所占有。凹凸不平的煤灰色夹板带有一丝粗犷乃至粗糙,却又很好地将富有现代感的冷峻和古典怀表所特有的磨砂质感相结合,产生一种不张扬却又不乏味的观感。夹板上无数如陨石肆虐过的坑洼据说并非来自喷砂工艺,而是由工匠手持带有钻石尖头的工具反复捶打得来,再通过化学处理让主夹板吸附一层色如煤炭的钌粉。诚然,7037BA的黄金色更加忠于宝玑大师subscription怀表所带有的怀表韵味,7037BB的白金色比起7097也更加古典,但两款7097选用的煤灰色使得系列配色变得年轻化,让资历尚浅的表友不用担心自己压不住黄金的成熟味道。



作为一只没有复杂功能的腕表,7097bb的正中乃至下半区域毫无意外地被机芯部件所占据。腕表的心脏——游丝摆轮位于手表的4点位。在硅制部件大量替代传统部件的悄然革命下,7097BB也不意外地装有一枚颇具特色的硅制宝玑式上绕游丝。21600的振频让游丝摆轮的规律运动能清晰地被双眼捕捉,不过似乎也让小秒针的扫秒比之28800振频的腕表要来得更顿挫一些(当然,这也可能只是心理作用而已)。和Subscription怀表相比, La Tradition 系列换上了更加现代的砝码摆轮,自然也见不到原本怀表上的调节快慢针。不过,快慢针调节虽然被无卡度调节取代,Subscription怀表里显眼的降落伞避震还是经过改型保留了下来。宝玑大师在避震还不那么重要的怀表时代设计了理念超前的降落伞避震来保护机芯,如今随着宝玑La Tradition系列的推出成为系列的一大标志性的元素。不过据国外信息源表示,如今La Tradition系列的降落伞避震下还装有一颗更现代更适合腕表的印加百录避震器,所以降落伞避震已不再发挥任何避震作用,仅仅作为装饰而存在。实际从降落伞避震和游丝摆轮的相对高度来看,其下方还有一颗现代避震的推论是非常合理的,至于下方是印加百录还是其他避震,上方的降落伞避震是完全作装饰还是依旧发挥着些许并不具决定性的作用就不得而知了。


摆轮旁,硅制擒纵轮和擒纵叉清晰可见。尽管变为了硅制,其基础的结构依旧是瑞士杠杆式擒纵,在这点上品牌并没有任何激进之处。再向左从六点位的秒轮开始,四个传动轮将擒纵系统和发条盒联系起来。等等,怎么感觉传动轮和目测比起来有点多?没错,比起subscription怀表,原本应该作为二轮和发条盒轮直接啮合的传动轮下多加了一个隐藏的齿轮,这大概是怀表结构腕表化时出于结构强度和抗磨损所进行的改动,不过由于齿轮的大部分被传动轮夹板所遮盖,所以机芯的对称美在整体上并没有受到破坏。

Black polishing的夹板螺丝将轮夹板固定于主夹板之上,其随着角度变化忽明忽暗的光泽在夹板的煤灰色与镀铑轮系的银白色的双重衬托下可谓沉稳而不失明快。这种不靠色彩仅凭明暗达成的视觉共鸣是让人感到愉悦的。轮系夹板并没有传统高级制表里常见的精彩倒角,只是用机器进行了斜面切削。这样干净利索的处理风格倒是和subscription怀表以及那个时期的高级怀表达成了一致。在独立制表人的领域,Roger Smith的很多作品同样采用了磨砂质感加斜面切削来重现古典英式制表的原汁原味,而Romain Gathier则在设计Logical 1时留出了大量的倒角空间并采用了精妙绝伦的倒角工艺,给夹板呈现出夸张得多的立体感。对于宝玑品牌来说,精确还原怀表风格是没有在La Tradition系列中采用更现代倒角处理的合理解释,而并没有冲着极致倒角去的在下也欣然接受这样的“借口”,毕竟这一系列的设计风格才是吸引在下的地方。
说了这么久的正面,现在来说下背面吧。和复古味十足的正面相比,背面就……现代得惨不忍睹。背面相对缺少美感对机芯部分或全部倒置的腕表来说可谓通病(不绝对,也有靠充满民族特色的雕工涨分的,如爱尔兰的McGonigle),La Tradition系列也不例外。本来应该被表盘遮挡的“背面”在腕表化后直接暴露在外而没有任何美学上的设计。出于风格一致的考虑,日内瓦纹,珍珠纹等传统装饰性打磨是肯定不会出现的,细致打磨的零件也难以给完全功能化的夹板衬出美感来。当然,La Tradition的背部也并非一无是处,船锚型白金摆陀还原了宝玑大师用于自动上链怀表上的设计。为了让船锚型摆陀更加美观,品牌对其进行了曲面处理并整体镜面抛光,这其实算是非常精细的打磨工艺。

另外正因背面毫无遮拦,有趣的逆跳装置可以被直接观察到。6点位置,勾玉状凸轮(蜗型凸轮)连接在秒轮背后随之每60秒转动一次;随着凸轮的转动,通过棘爪与凸轮连接的逆跳杆逐渐压缩逆跳簧并带动秒针转动,直到第60秒,凸轮释放棘爪,棘爪下落带动逆跳杆释放逆跳簧,而逆跳簧释放出的力则使秒针瞬间弹回0秒处。总的来说,这既没有选择密底遮丑,又没有进行足够装饰的背面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


表壳侧面依旧是标志性的钱币纹装饰,表冠大小合适。表镜略高于表壳,因此整体厚度达到了12.2mm。7097与轻薄相去甚远但也谈不上厚,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毕竟La Tradition系列的定位应该是休闲表而不是对厚度严格要求的正装表。直立式焊接表耳被品牌视为标志性经典元素之一,这可能是唯一和宝玑大师本人没任何关系的宝玑元素了。

表带质量在顶级表中不算好也不算差,普普通通的白金针扣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重量为86克,对于18K白金皮带表来说不轻不重。随表附带常规的保修手册,使用手册,保修地点指导和表盒,不过表盒做工与质感上佳,没有愧对价格。




佩戴已满三个月,现在的日差大概是每日稳定慢1.5到2秒,也就是大约一月慢一分,日常使用足矣。动储50小时,和各种长动力比起来短了很多,但上链效率不错,日常佩戴足够保持动力充足,周末不带两天也不会停。40mm表径的7097BB在在下16的细手腕上并不显得过大(手腕再细就难说了),但表带需要打孔。整体而言7097BB的上手感觉不错,常见的各种穿衣风格都能很好的搭配,正装场合也不会显得突兀,非常适合日常佩戴,相信对7097感兴趣的表友上手试戴也会有同样的感受。


收藏

剑琴与奎宁
剑琴与奎宁 版主 认证表主 沙发
本帖最后由 剑琴与奎宁 于 2016-12-15 00:21 编辑
这篇评测,在下把它称为“从现代宝玑到La Tradition:7097BB上手评测&随笔”。既然上手评测已经有了,接下来就该是随笔的部分了。首先,现代宝玑,现代宝玑,为何会特地提到“现代”二字,盖因“现代”对于腕表品牌来说有着双面含义。一方面,现代让人联想到更新的制作技术,更精密的工艺,更符合时代的设计,更新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假若没有与过去的辉煌断代,又何须用现代来和过去区分开来?宝玑大师在古典工坊时代运作宝玑品牌时,宝玑二字代表最前沿的设计,绝佳的美学价值和极其成功的市场运作。从王公贵族到社会名流,当时巴黎乃至欧陆的上流人士乐于向同僚们展示自己的宝玑怀表,炫耀自己的财富与审美。而200年后当尼古拉斯海耶克先生将宝玑品牌收入Swatch集团时,其地位早已无法与巅峰时期同日而语,这对于有过断代的宝玑品牌来说可谓是一种现代之惑。

那么宝玑品牌又是什么时候开始断代的呢?这或许是一个媒体和品牌讳莫如深的话题,毕竟Swatch集团自己不会去挖掘这段黑历史,媒体更不会花大力气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而仅作为表友,我们反倒可以毫无顾虑地找寻信息,梳理历史。

对于腕表品牌来说,断代意味着苟延残喘,销声匿迹甚至彻底死亡。Swatch集团收购宝玑之前,历史上宝玑品牌有着几个重大的历史变革。1880年,转而研究电气学的宝玑后人将品牌交给首席制表师Edward Brown打理,直到1970年宝玑品牌都属于布朗家族。实际上,家族更迭本身对于钟表品牌来说并非天大的事,在布朗家族的管理下宝玑品牌亦有佳作出品。温斯顿丘吉尔爵士的双追三问怀表制作精良且现在还可很好地运行,可谓宝玑在那一时期的代表作。2011年5月16日于佳士得拍出423000瑞士法郎的No.2516月相万年历腕表产于1929年,因此被视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非怀改腕)万年历腕表,由此可见宝玑品牌在当时依然掌握着顶级的制表技术。虽然老海耶克对Type XX系列腕表嗤之以鼻,但这历史上为法国空军打造的腕表如今在海外也有着一定数量的拥趸。然而布朗家族的经营的确直接造成了宝玑的断代。翻看这一段历史时期的宝玑作品,你会发现它们与同时期的怀/腕表呈现风格上的严重同质化。Edward Brown可能是一位技术精湛的制表师,但并不是一位优秀的发明家也不是优秀的艺术家。布朗家族管理下的宝玑,既没有坚守宝玑大师的制表风格,也没有创造出新的的盘面针设计来引领市场,正是这样的策略使得品牌形象逐渐变得不再清晰。石英危机爆发的前夕,布朗家族的经营出现问题,糟糕的市场表现,品牌定位模糊,高级制表停滞,宝玑品牌已是风雨飘摇。当70年代的石英革命席卷而来,苟延残喘的宝玑品牌直接被来自东方的海啸卷入深渊,宝玑品牌真正意义的断代了。


温斯顿丘吉尔爵士的宝玑怀表


no. 2516腕表


Vintage Type XX
对石英危机到被Swatch集团收购这几十年历史,现在的宝玑市场部自然是能省则省,一笔带过:1970年,Chaumet尚美巴黎从布朗家族手里收购了宝玑品牌;1987年,品牌又再次易手到被称为“中东土豪”的InvestCorp手中(实际上巴林土豪们是直接把整个破产的Chaumet都收购了)。以上就是Swatch集团愿意透露的品牌历史了,至于石英危机前后大量采购廉价表壳装石英机芯或低端机械机芯打上宝玑的名字卖到世界各地的事更是打死也不会提。在不少的博客中,现代宝玑(Modern Breguet)这一概念正是用来描述1970年被尚美巴黎收购后的宝玑。

Chaumet旗下的18年虽然老海耶克和小海耶克都不愿多说,在下却认为Chaumet对宝玑品牌并非没有正面贡献。Chaumet兄弟虽然不一定懂高级制表,但顶级珠宝品牌的掌门人必然不是不懂美学与艺术之辈,他们知道宝玑作为一个古老的制表品牌应该走什么样的风格,于是找来了当时还是个毛头小子的Daniel Roth大师,展开了品牌的古典宝玑风格复兴计划。当时的Chaumet兄弟全力支持Daniel Roth并与他直接对话,只为一个目标,那就是从宝玑的历史,宝玑的作品里挖掘出宝贵的遗产,重建宝玑大师的古典风格,在新的作品里重现品牌昔日的荣光。于是Daniel Roth一边作为钟表师在学校进修技艺,一边作为设计师研究宝玑大师的作品,将现存的怀表分解为设计元素并经过修改构建出风格与过去一致的全新作品。


图片右侧就是当时还很年轻的Daniel Roth
以Ref. 3130和Ref. 3330为例,Daniel Roth大师分别以No.5怀表和No.3833怀表为参考设计出了这两款腕表。 Ref. 3130自1976年推出后已经有3137和7137两个更新版,3330也有3337和7337两个变体,其中3137和3337更是有着精美的金雕夹板,可谓物超所值。从Daniel Roth大师早期为宝玑所做的设计中就已经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现在耳熟能详的宝玑元素:宝玑指针,玑镂刻花,钱币纹表壳,直立表耳……Daniel Roth大师为现代宝玑开启了Classique系列和ClassiqueComplications系列,可以说Daniel Roth大师凭一己之力提前30年做了老海耶克想做的事。


按顺序分别是No. 5怀表、3130、3137、7137,最后两张是3137精美的金雕机芯


从No.3833怀表中衍生出的3330、3337、7337
然而1987年,还未等Daniel Roth大师带领品牌重塑辉煌,背后的Chaumet就因财务问题破产。随后InvestCorp接手,Daniel Roth大师也离开了宝玑去独自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再到90年代将品牌交给宝格丽,自己回到了起点,在工作室里坚持用手绘图纸而非CAD等计算机软件设计机芯表壳并手工制作腕表。Daniel Roth大师的努力不仅将宝玑大师消失在品牌历史中的艺术风格这一伟大遗产带回给了宝玑品牌,也将工坊时代高制表师们的工匠精神注入了自己的骨髓。

而InvestCorp集团作为一家以房地产为主的投资公司并没有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宝玑身上,但也没有破坏Daniel Roth大师之前重建的设计风格。1991年推出的300套Subscription Set 怀腕对表很好地延续了此前的设计元素,因此在拍卖会上的成绩也不错。在被收购的前一年——1998年,尚在InvestCorp旗下的宝玑举办了腕表设计大赛,当然这场比赛的最大赢家是陀飞轮女王Carole Forestier-Kasapi和雅典。对于现代宝玑这被忽视的30年,我们很难对它下一个定论。这段时期的现代宝玑比之过去依旧是相对沉寂的,对于品牌来说也依旧是一段“不光彩”的历史(主要体现在被“中东土豪”收购这一点上),但品牌在这段时期内重塑了设计风格并安然度过石英危机不至彻底死亡,甚至比起石英危机前夕来说已是复兴了许多,所以我认为将所有黑锅都让“中东土豪”InvestCorp和Chaumet背并完全无视两者的功劳和苦劳是有失公允的。


限量300套的怀腕对表,怀表的灵感也是No.5
时间来到了1999年,这在神秘学里被视为世界末日的一年对于宝玑来说确是一个新的开始。一直惦记宝玑的尼古拉斯海耶克先生总算将其纳入了自己的Swatch帝国并置于集团金字塔的最顶尖。尼古拉斯海耶克先生和他的Swatch集团一方面被视为瑞表的救世主,一方面又被视为瑞表品牌的毁灭者(例如国内拥趸众多的浪琴就成了Swatch集团品牌策略的“牺牲品”),但不得不说,老海耶克对宝玑绝对是真爱,也肯定对宝玑大师和那个时期的制表充满了崇敬,否则老海耶克不会如此讨厌Type XX系列,将其视为离经叛道之作。尽管有的表友更偏爱前Swatch时代的宝玑腕表,认为其更有韵味,更加纯粹,对Swatch时代的作品视如敝履,但其实老海耶克并没有让宝玑在风格上有太明显的变化,毕竟他想做的事Daniel Roth大师已经帮他做了,老海耶克要做的只是带领现代宝玑进一步挖掘和开发大师时代的遗产,而La Tradition系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从Subscription Watch到La Tradition,正如Daniel Roth大师所做的一样,老海耶克也让开发部门从宝玑大师的历史名作中找寻灵感以设计新的腕表。这次老海耶克的宝玑选择了Subscription怀表——一个对于那个时代的宝玑来说价格最低却又独具设计特色的表族来孕育现代宝玑的新系列。2005年,La Tradition系列的开山之作——7027BA横空出世。也许谁也没想到老海耶克的选择是如此的激进,激进到至今还有很多表友对其机芯几乎完全倒置而暴露在外的风格表示接受不能甚至非常反感。然而这种激进却又实实在在的来自复古:对比Subscription怀表和7027BA,不仅机芯结构一脉相承,连配色都忠实地还原了古典的怀表味。不得不说,这样的艺术风格对于现代宝玑来说实属剑走偏锋,毕竟现代宝玑的作品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老学院派(Old School)风格,而La Tradition和Old School可能很难有多少直接的联系。 La Tradition至今已有11年,除了加入更多复杂功能和改变表径,在下认为最大的变革就是大量选用煤灰色对主夹板进行处理,这给中文译名为“传世”直译为“传统”的La Tradition系列融入了更多的现代感。加之各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入,La Tradition系列整体上已经呈现出半复古半现代的质感与味道。


镀金夹板+蓝钢螺丝,从Subscription到7207BA不变的配色
Swatch集团对于现代宝玑的产品定位大致可以总结为“古典而儒雅的外在加上大量运用新技术的内在”,这应该会作为现代宝玑未来的品牌方向持续下去。个人对现代宝玑的未来预期偏向正面,但在下认为宝玑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举个例子,宝玑令人惊艳的盘面工艺如玑镂刻花经常受到表友的赞叹,但与之对应的机芯打磨和板路设计却并没有达到盘面工艺的高度,因而时常饱受诟病。这里暂且不谈手动计时机芯,也略过宝玑有细致金雕做装饰的复杂表款,只谈和广大表友息息相关的日常款式:虽然机芯打磨也属顶级范畴,但和其他顶级品牌以机芯美闻名的表款比起来就略逊一筹了;加之不少机芯的板路设计相对而言略微欠缺美感,共同作用下机芯的观赏价值就比不过其他顶级品牌的明星表款了。另外,宝玑既有Lemania当主力,又有FP作外援的机芯阵容,却让部分表族长年使用祖传机芯,这一状况可不能一直无视下去。与此同时,如何摆脱品牌断代的黑历史也足以让现代宝玑和小海耶克感到焦头烂额。所以,对现代宝玑和Swatch集团来说,宝玑品牌的复兴之路还有很长要走,即便永远都重现不了大师时代的“江湖地位”,只要能在未来持续地拿出优秀作品(比如升级了打磨的日常表款)给表友,给市场,现代宝玑的明日就不会一片灰暗。

最后,在下认为现代宝玑虽然充满争议,但其也为喜爱古典风格的表友提供了一条相对便捷和“廉价”的拥有特定时期风格腕表的渠道。喜欢宝玑大师作品的资深表友,自然可以去拍卖会和古董店寻找宝玑大师本人的作品;厌恶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对工坊制表充满感情的表友,更可以去求购Kari Voutalinen,Philippe Dufour,Roger Smith等声名远扬的独立制表师的作品。虽然风格各异,但大师们在作品中倾注的心血都能让人在他们身上看到宝玑大师和一众古代高级制表师的身影。宝玑爱好者的数量也许没法和其他顶级品牌比(更别提劳力士了),但宝玑怀表和独立制表人的作品相信还是远远无法满足表友的全部需求。因此,现代宝玑的量产腕表对这些表友来说就是很好的选择了。虽然不能让你在任何场合都成为人群的焦点,但当你的内心想要感受一丝古典与优雅时,宝玑的作品不会让你失望。

回复
剑琴与奎宁
剑琴与奎宁 版主 认证表主 板凳
本帖最后由 剑琴与奎宁 于 2016-12-15 00:25 编辑
以上就是本次的评测内容,为了力保真实,图片仅进行了压缩,色彩没有经过任何处理,也只使用了手机+几十块的微距镜头,希望评测能够对表友们有所帮助,感谢表友们的阅读。
回复
物理神话
物理神话 论坛名人 地板
奎宁兄此等大作,何能不顶!
回复
edking
edking 禁止发言 5楼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死去的牧草
死去的牧草 转正新人 6楼
顶楼主 好贴啊
回复
巴黎之旅
巴黎之旅 实习新人 7楼
长知识
回复
RM在天
RM在天 初级表友 8楼
好用心的帖子
回复
冷月妖娆
冷月妖娆 初级表友 9楼
这枚宝玑腕表也是很好的作品啊 很好 。。
回复
半夏微凉01
半夏微凉01 禁止发言 10楼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发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