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表论坛 > 劳力士论坛 > 帖子详情
这篇文章有意思,大家讨论讨论,《被误会的表贩子,被冤枉的专卖店》
26486 34
显示全部
一劳永志
一劳永志 楼主 黄铜表友 认证表主
本帖最后由 一劳永志 于 2020-6-11 11:56 编辑
转自芯选
劳力士的熊猫迪、红蓝圈、绿水鬼,也和奔驰的大G一样,现在人尽皆知。很多表友都好奇,这类超公价的款式,溢价这么多,每卖出去一块,这些钱到底被谁给赚走了?是表贩子、是专卖店,还是劳力士自己?最终的答案可能让人出乎意料!
被误会的表贩子
表贩子是“新表代购”和“买卖二手”的统称,这个词汇在很多表友口中其实是带有贬义的。为了中性一点,我一般习惯叫“二级表商”。在品牌-专卖店-二级表商-消费者这链条中,二级表商被不少表友是利润最大的那个,也是最奸的那个。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热门款的劳力士,二级表商的平均纯利润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几万块钱,反而是非常低。平均的纯利润率也就1-3%,没有看错,是1-3%,不是13%或者31%。甚至我听过最“奇葩”的表商,卖一块大热门的劳力士绿水鬼就只有人民币500块钱的利润,还不含来程的顺丰邮费。
既然利润这么薄,那为什么还要卖呢?原因非常地简单,就像我们去逛宜家会看见1块钱一支的冰淇淋,这种冰淇淋并不是用来赚钱的,而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二级表商卖劳力士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最能吸引新客户的产品就是劳力士。另外一个二级表商如果手里面没有这些热门款,会被不少表友认为是没有实力的体现。于是乎,哪怕投资回报率极低,二级表商还是得卖。所以说,二级表商是被误会的。
被冤枉的专卖店
既然二级表商利润这么低,那么最大的差价一定是被专卖店赚走了对吧?毕竟不管是普通消费者还是二级表商,现在去专卖店买劳力士都得先买一堆帝舵成为店铺VIP才行。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很多表友不知道的是,消费者去专卖店购买劳力士需要“配货”,而专卖店向劳力士进货的时候也是需要配货的!
专卖店每个月都会向劳力士提交一份购买清单,罗列需要的劳力士表款,比如3块迪通拿价+5块日志+5分帝舵。但实际上,劳力士根本就不管你的清单,他们会改成1块迪通拿+10块日志+15个帝舵的搭配向专卖店送货。不是专卖店想要什么热卖款就有什么热卖款,想要多少就要多少。
劳力士和帝舵现在都是电子保卡,卖出店铺的时候需要刷卡激活。很多表友以为这个只是单纯为了保修,其实更重要的是能让劳力士官方知道授权的每个专卖店的真实库存。劳力士会根据实时的销售情况,安排下一次的送货清单。如果专卖店帝舵、日志卖得多,那么就多给一点迪通拿这类热卖款。如果库存里面还有迪通拿,下个月就少给,甚至不给。所以说,专卖店也是被误会的。
幕后黑手是劳力士吗?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以为幕后黑手是劳力士了,毕竟最后卖手表的钱都回到劳力士,但实际也不是.....劳力士现在属于基金会所有,其财务报表并不是公开。但是我们可以查到同行业的Swatch和历峰集团的上市公告,奢侈品手表行业的平均净利润率在10%左右,劳力士自然也差不多。在净利润率不会出现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那么就只有提高销售量。但是提高销售量会导致市场的供给增加,进而让手表的二级价格出现下跌。长期买表的朋友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劳力士、帝舵的供应量其实并没有大幅度增加,同时市场上面的劳力士、帝舵的二级市场价格一直是趋于稳定的。所以说,幕后黑手也不是劳力士。
钱究竟去哪里呢?
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有这样的一个情节。和珅有两件宋朝汝窑的三足笔洗,当时和珅弄到这两件瓷器足足花了一万两银子。当管家告诉和珅全天下只有这两只的时候,和珅立马就摔碎了一只。我们都能想到物以稀为贵。举世无双的东西价值肯定不菲。如果全天下能够找到第二件的话,那么这件东西就没有那么珍贵了。如果两件三足笔洗值一万两的话,那么一件三足笔洗就可能值两万两,甚至更多。
现实中的劳力士热卖款也是类似的道理。当有2个表友都买迪通拿,每个人付出的钱都是9万人民币。如果此时有1个表友花18万买下了两个,然后把另外一个砸掉,那么剩下的这个就变成了18万了。只是实际的情况下,“砸掉”手表的这个人并不消费者自己,手表也不是真的被“砸掉”了,而是劳力士在幕后控制出货量,变相“砸掉”了。
那么这样控制产量,让其一表难求,真的对消费者有利吗?
大家可以回忆几年前的劳力士绿水鬼和迪通拿,那个时候在专卖店随处可见,甚至还可以打折拿到,但它们的辨识度并不高,只有表友认识,大家也不觉得很好。而这几年,绿水鬼、迪通拿、红蓝圈这类超公价的款式被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了解。酒吧里面的小姐姐都知道敬酒先敬戴绿水鬼的小哥哥了.....大家反而纷纷说“真香”!
的确在品牌-专卖店-二级表商-消费者这个流通环节里面有人赚了钱,但都没有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环节赚了超额的暴利。手表的价值分为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热卖款劳力士的这些溢价,其实都变成无形价值去了。
收藏

发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