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体验各个品牌不同的表款,且我不是一个喜欢进进出出式玩表的人,所以手上自然就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腕表。作为一个入坑并不算太久的玩家,在我入手每一只表的时候除了喜欢,还并不能兼顾到它在我收藏中的位置。因此一段时间下来再去看自己的表盒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在不知不觉中,很多表已经形成了系列,这也带来了更加丰富的玩表意义和乐趣,比如我手上的四只飞亚达表。
第一只:直-20计时,虽然是一只石英计时,但是在设计和用料上却非常有特色。在表圈的六点位置能看到“Z-20 DNA STEEL”的刻字,飞亚达将直-20旋翼相关的特殊合金材质融入了表圈,形成特有的“直-20”基因钢。表盘中的三个小表圈的设计也采用了直升机仪表盘的元素,6点位小秒盘造型源于空速仪。戴着它,仿佛坐进了直升机驾驶舱,眼前仪表闪烁,窗外崇山峻岭。
在介绍第2、3只飞亚达表之前先插一段神舟六号的介绍。神舟六号,2005年10月发射升空并顺利返回,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六艘飞船,中国的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也是中国“三步走”空间发展战略的第二阶段。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工程第二步任务实现顺利开局,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继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行之后取得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下面介绍于此有关的两只表。
第二只:神舟六号航天服表,2011年生产,限量150只。“神六”航天表包括舱内航天服手表和航天员工作手表,使用钛合金,其中舱内航天服手表100克,表壳直径50mm,使用黑色的环形强力松紧带,佩戴于舱内压力服手臂外,用于舱内压力服气密性检测。航天服手表对关键计时刻度进行了优化,提高了识读性,重新设置计时分针的复位位置,并用颜色对10分钟累计计时区域做了标示,方便航天员操作。
第三只:神舟六号太空工作表,2011年生产,限量108只。工作手表表壳直径38.5mm, 仅60克,也使用了黑色的环形强力松紧带,直接佩戴在航天员手腕上,用于舱内日常工作计时。工作手表将指针和主要刻度都进行了强化,尤其是读秒用的大秒针设计成醒目的黄色,可以让航天员无需仔细读取刻度。
所以,看到这两只表就如同看到了我们中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从曾经嫦娥奔月的故事,到上世纪70年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到现如今的载人航天,再到2030年前的登月计划。中国式的浪漫正一步步走向现实。
第四只:亚达大师陨石面月相,盘面采用的是1906年发现于瑞典偏远的北部地区瑞典M铁陨石。M铁陨石是目前为止全球发现的落地时间最长的陨石,大概在45.6亿年前形成,是目前人类已知最古老的陨石,它所呈现的维斯台登纹也是世界公认的最美维纹。M铁陨坠落地点靠近北极圈,落地后曾经历了4次冰河时期,落地时间在100万年前。陨石、月相这两种元素组合在一起自然就透着一股来自远古的时空感。虽然掉落在地球上的陨石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太阳系,也许有极少部分来自太阳系之外,但戴着这只表,依然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宇宙,在星系与星系、历史与未来间穿梭而行。作为一个普通人,尽管此生无缘驾驶飞机,更无缘进入太空,但是有这么一类贴身之物能够带着我的思维遨游蓝天、太空、乃至更广阔的宇宙空间也是一件幸事。